几乎欧洲人都懂得炸猪排,无非是把切成一指厚的肉片,用一个特制的锤子砸,那锤子的头不是平的,而是带着一排排四方棱,这样不仅可以把肉砸烂,而且不会碎,一块拳头大的肉片最后砸出来和巴掌一般大小,然后用盐腌制后再用鸡蛋或者湿的淀粉涂抹均匀,最后裹上面包渣下油锅,外焦里嫩、咸淡适中。这道菜很关键的一点是火候的掌握,外表金黄为最佳。
但是要说炸猪排是谁发明的,这可就难了,欧洲人都认为这是太家常的事情了,所有的女主人都会做,不管会做与否,没有人问它是谁发明的。可是聪明的奥地利人早在几百年前就宣布炸猪排是他们发明的,虽然很多欧洲人不以为然,但是“维也纳炸猪排”已经是奥地利的一道“名菜”,早已经赚足了世界各地到奥地利游玩的男女老少的银两。
尝过维也纳美食的朋友都听说过维也纳炸牛排(Wiener Schnitzel)的大名。有关维也纳炸牛排还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喜爱古典音乐的朋友一定知道,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谢幕曲固定是“拉德斯基进行曲”。这首拉德斯基进行曲是由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的父亲老约翰-施特劳斯所作,专门用于向拉德斯基将军致敬。在维也纳市政府大楼前就伫立着拉德斯基将军的雕像。拉德斯基将军担任隆巴多-威尼斯帝国的军事总长官。据说在此期间,他尝到了一款米兰的传统美食米兰肉排(Costoletta alla Milanese),并对此赞不绝口。在写给当时奥匈帝国的第一任皇帝、拉德斯基将军特意提到了这款美食。等到拉德斯基返回维也纳后,皇帝本人特意向将军请求了这道菜的菜谱,并且稍作改良之后,以维也纳肉排的身份闪亮登场,迅速成为享誉世界的奥地利名菜。
炸的像小脸盆一样大的猪肉排,配上青菜沙拉,也算维也纳一道招牌菜了。
在维也纳,我执意要到一家专门经营炸猪排的老字号figlmuller餐馆去品尝一番。figlmuller餐馆坐落在老城最著名的斯蒂芬大教堂附近的一个弄堂里,它建立于1905年,已经是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走近它才发现这个老字号似乎依旧如故,朴素而简单,没有丝毫的奢华和望而生畏的感觉。吃饭的时间里,很多操着不同语言的游客等待着座位,走进才知道这个老店只有百八十平方米,四五个店员,十几张不大的桌子,餐馆里的陈设简洁古朴,可以说就是一个平民餐厅。餐单的条目也很简单,除了最著名的维也纳炸猪排外,就是沙拉、汤、面包,以及酒水了,没想到的是那炸猪排竟然炸得像脸一样大。吃食过后一算账,一个人只需要花费十几个欧元。
餐厅很普通,但在维也纳有很大的名气,很多外国游客慕名而来。
走出餐馆后,我忽然有些感慨,觉得维也纳炸猪排之所以可以成为维也纳,乃至奥地利整个国家饮食的一个品牌,重要的是所有的商家都在以职业的操守在维护着它。至于figlmuller餐馆这个老字号,也许在很多人眼里都是块金字招牌,也完全可以把它做大做强,并由此而致大富发横财,但是这似乎在这家餐馆里看不到这种欲望,能够看到的是,他们把这个百年老店当做营生,同时也享受着这个营生
百十平米的小点朴实又温馨,食客能看出来自四面八方,店员从容的忙碌着。
这家维也纳炸肉排店就坐落在这个不起眼的小巷里,历史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