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印度介绍 - 印度节日

印度节日

印度的节日实在太多了,一年有365天,印度人有366天是在过节。在印度,除了一些政治性节日,其他重要的节日大都是宗教性节日。印度的宗教多,宗教节日当然也就不少。印度官方认可的节假日每年有120多个,其中多数节日不仅与宗教有关,有着神话般的由来,而且还有别具特色的传统庆祝方式,下面是一些比较重大的节日:

元旦
公历1月1日。这是世界性节日,因而印度也不例外。新年伊始,各家各户都要喜庆一番。只是印度人在形式上似乎又加上了一点本国特色,那就是在相互拜年时,要在亲朋好友的额头正中点上红点,以示吉祥。

国庆节
公历1月26日。1929年,印度历史最悠久的政党国大党在其年会上通过决定,规定1930年1月26日为独立节。此后,这一节日每年都过。1947年8月15日,印度正式宣布独立后,1月26 日被正式定为国庆节。 1950年1月26日,印度颁布了共和国宪法,1月26日具有了更为重大的意义。每年1月26日,印度政府都要在总统府前的广场上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

甘地纪念日
公历1月30日。1948年1月30日,印度独立运动的伟大领袖、当代印度国父甘地遇刺身亡。此后,这一天便成了人们参拜甘地陵墓、纪念他伟大人格的日子。

萨拉斯瓦蒂节
一般在公历1月到2月间,是印度教节日。在此期间,印度教徒要纪念知识女神萨拉斯瓦蒂。

洒红节
公历2、3月间,是印度教节日,也是全国性的大节日。此节源于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细节下面另述。

开斋节
公历2月前后,是穆斯林节日。这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穆斯林开斋节没什么两样,开斋节前,穆斯林要封斋一月,白天不得进食,到了开斋节,穆斯林们到清真寺礼拜,尔后宰牲摆宴,欢欣庆祝。

丰收节
也叫"庞格尔节",在公历3月中左右,盛行于南印度。节日期间,家家户户要打扫清除,人们要穿戴一新,烧做甜牛奶米粥敬奉太阳神,尔后全家分食。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团聚。人们还要举行敬牛仪式,给牛洗澡,染牛角,好食以待牛,牵牛游行或举办赛牛会等。

复活节
公历3月2重日至4月25日间,是基督教节日。基督教徒要到教堂做礼拜,庆祝耶稣复活。

大雄诞辰
公历3、4月间,是耆那教节日。耆那教徒要举行集会,到耆那教庙敬香,祭拜大雄。

佛陀日
也叫"吠舍节",在公历4、5月间的月•圆日,是佛教节日。南传佛教认为,佛陀释迦牟尼诞生、成道、涅槃都在这一日,因而定为佛陀日。这一天,佛教信徒要举行法会,到佛庙敬香拜佛。

宰牲节
公历4月左右,是伊斯兰教节日。这一天,穆斯林要沐浴盛装,到清真寺做礼拜,互相拜会,宰杀牛羊。

除十节
公历5、6月间,是印度教节日。该节源于古代对河川女神的祭祀。印度教徒认为,节日期间到恒河等圣河沐浴,可消除身、口、意三方面的十种罪恶。

扎格纳特乘车节
公历6、7月间,是印度教节日。扎格纳特意为"世界主宰",即克里希纳神,是印度教大神毗湿奴的化身。节日期间,印度各地凡有扎格纳特庙宇的地方都要举行沐浴节。沐浴节后15天,将扎格纳特等神像安放在礼车之上,放上供品,送到附近的寺庙中去,信徒们会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格外热闹。

克里希纳神诞辰
公历8、9月,是印度教节日。这天,印度教教徒会斋戒、沐浴,唱颂诗,祭拜克里希纳神。

佩镯节
也叫"拉克夏•本坦"节,一般在公历7、8月间,是印度教节日二相传在古代,因陀罗神在决战之前,其妻在他的手腕上系了一个绸带做的护符,叫"拉克夏"。因陀罗神戴着它最后大获全胜。所以,每逢过节,姐妹要给兄弟戴上"拉克夏",以求天神保佑他们一生平安。不过,这种"拉克夏"现在变成了绸带、红线或是手镯。做兄弟的当然也不能只受惠,不出力,他们也会向姐妹们保证,他们将终生保护她们。

独立节
公历8月15日。纪念1947年8月15日印度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正式宣布国家独立。

十胜节
公历9、10月间,是印度教节日,也是全国性大节日。该节源于史诗《罗摩衍那》,是为了纪念罗摩大战魔王罗波那,最后取得胜利。细节另述。

杜尔迦节
与十胜节同时,是印度教节日。该节是印度东部孟加拉地区的最大节日。当地人民主要庆祝恒河女神杜尔迦下凡。节日期间,信徒会塑立杜尔迦女神像,大念杜尔迦经,举行庙会,•到第十天,人们开始举行盛大的,赛神会并游行,最后把神像抛入河中。

圣诞节
公历12月25日,是基督教节日,印度的圣诞节与西方的圣诞节无异,只是没有那么隆重罢了。
在众多节日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灯节、洒红节和十胜节。这三大节日实际上是印度教的节日,但印度其他宗教的信徒也照过不误。印度不同教派之间,屡屡发生争斗,可在节日上却少有不同的意见,因为一旦被政府定为国家性节日,上班族就可休息。

洒红节
公历2、3月间,是印度教节日,也是全国性的大节日。此节源于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大致在公历3月份左右,它在印度的地位恐怕仅次于灯节。这个节日一过印度的天气就变得炎热起来,所以它是印度的春节,又称霍利节,印度最古老的节日之一,代表着色彩单调的冬天终于结束,并预示着春天土地的丰饶。关于洒红节的来历也有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叫希兰亚卡西普的邪恶国王,强迫臣民尊他为神,而小王子普拉拉德却依然坚持对毗湿奴的信仰。国王为此让他的妹妹、不怕火烧的霍利嘉抱着普拉拉德跳进火堆之中,妄图除掉小王子。然而事与愿违,霍利嘉被烧为灰烬,普拉拉德却因为毗湿奴的保护安然无恙。百姓们为了庆祝,便向小王子身上泼撒红颜色的。因此,人们把每年阴历12月的望日定为洒红节。洒红节的第二天,人们便用水和各种颜料互相泼撒、涂抹。夜晚,人们把用草和纸扎的霍利嘉像抛入火堆中烧毁。印度人在洒红节期间还要喝一种乳白色饮料,据说可保来年平安健康。洒红节来临时,人们不管相识与否,都可以向对方泼红水,或是用各种颜色的粉泼撒对方,用各色颜料把对方涂成大花脸和大花袍。除了人之外,汽车也不能幸免。入夜后,人们还会播放音乐,载歌载舞。如果是在乡村,还要点上一堆篝火,象征烧死霍利嘉和摧毁邪恶。

灯节
印度的灯节每年在气候宜人的10月至11月间庆祝,即阴历8月见不到月亮之后的第15天。这时候使人窒息的盛暑消退,一年中最宜人的季节就要来临。商人们都习惯在这天更换新账本,以求开市大吉,财源茂盛。因此,一些印度人把灯节说成是他们的新年。灯节庆祝活动长达半个月之久。在此期间,各公园、庙宇、商业中心,广场布置得像御苑仙境一般,文艺节目也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公园内,人山人海,熙熙攘攘。一队队头戴金色船形帽,身穿金色闪光服装的乐队,盘腿坐在临时塔起的小楼上,吹奏着悠扬的乐曲。到处是出售灯笼蜡烛、焰火鞭炮、节日礼品的摊头。各地方风味小吃的摊贩们更是忙得不亦乐乎。园内还有算命先生和巫师搭起的帐篷。各种文艺节目,如:舞蹈、骑象、玩蛇、耍狗熊和游戏,使人目不暇接。每晚定时放三次焰火,焰火绑在几根高杆上,点燃一根,火花便穿梭放射,其他杆上的焰火也腾空而起,现出满天瑰丽的彩花。

庆祝灯节的活动,在女财神拉克希米庙内更是热闹异常。这是印度德里的一座宏大的印度教庙,四面八方的印度教徒都来这里朝拜。灯节期间,庙内外人如潮,歌如海。虔诚的印度教徒们,赤足鱼贯进入庙内,庙宇的前院坐落着三座殿,拉克希米•纳拉因殿位于中央。信徒们向偶像双手合十致敬,有的还匍匐膜拜,献上鲜花和纸币。庙内的祭司赐给信徒们"圣水",信徒们接在手中,当即饮下或撒在头上,以期未来诸事如意,财运亨通。院内充满节日的气氛,一队队乐师盘腿席地而坐,边演奏边演唱颂敬神仙的歌曲。教徒们围着乐师和着乐曲,也低声吟唱,表达对神的崇敬之情。在各热闹的广场上还有叙述灯节来历的舞剧和其他精彩的文艺节目。根据公元前2世纪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记载:罗摩战败了十首王罗波那,返回京城时,家家户户都在门外点灯,欢迎他凯旋归来。所以这天就成为灯节,一直延续至今。关于灯节,也众说不一。有的说,这天是司掌人间财运的女神拉克希米巡行人间的日子,拉克希米女神喜欢光明,于是盼望幸福的人们便把房收拾得干净亮堂,晚上点起灯来,其慧眼所至,财运也就伴随而来。也有人就这天是大黑天神克里希南战恶魔那拉卡苏,把人们从暴政下解救出来的日子,人们为了庆祝胜利,迎接光明,于是高兴地点灯、放焰火。
灯节之夜,家家户户的门口窗前、庭院屋顶,都亮着灯。有五光十色的彩色电灯,有绚丽多姿的花灯,有小小的蜡烛,还有别具特色的小油灯。举目望去,灯若繁星,一直延伸到天际,构成一幅美丽动人的星海夜图。人们在庆祝灯节的时候,喜欢放鞭炮焰火。印度的焰火种类繁多,色彩艳丽。有对空喷射的"石榴花",还有类似我国的"雷鸣电闪"、"五彩争艳"、"天女散花"等。入夜,大人小孩都喜气洋洋地燃放焰火,明珠迸射,把茫茫的夜空照得通明。

灯节
公历11、12月间,是印度教节日,也是印度最隆重的节日。细节另述。

那纳克诞辰
公历11月的第一个满月,是锡克教节日。这一日,锡克教徒会到金庙中念经祈祷并吃甜粥。

十胜节:万众共度欢乐夜
十胜节是印度教节日,也是全国性的重大节日。根据印度历法,十胜节是从頞湿缚库阁月的第一天开始,一连庆祝10天。一般是在公历9、10月间。十胜节来源于史诗《罗摩衍那》,具有几千年的传统。该节日是庆祝印度教教徒心目中的英雄罗摩与十首魔王罗波那大战10日,并最后大获全胜,故称"十胜节"。

十胜节期间,印度各地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之中。不管是地处偏远的乡下,还是车水马龙的都市,到处都群情鼎沸、热闹非凡。在印度北部和中部地区,庆祝活动更是规模宏大而隆重。"十胜节"的前9天,各地搭台演戏,从罗摩降生开始,一直演到罗摩最后彻底战胜罗波那。这种活动被称之为"罗摩里拉"。"罗摩里拉"一般都是在露天举行。9、10月份是印度一年中最舒服季节的开始,在天高气爽的夜晚,一轮明月高挂星空,怡人的凉风轻轻吹来,在悠扬的印度民族乐曲声中,观看一次生动的"罗摩里拉",的确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只是这种演出一演就是三个小时,甚至时间更长,舞蹈节奏格外的慢,如果对印度舞蹈语言不是内行,很难领会其中奥妙。可是,印度观众,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尽管对"罗摩里拉"的剧情可以说早已烂熟于心,但每年前往观看的人仍然是络绎不绝。

到第10天晚上,庆祝活动进入最高潮,人称"十胜第十日"。好多地方都会选一个大大的空地,上演十胜节的压轴戏。空地上会搭起三个巨大的纸做凶神,分别代表作恶多端的十首魔王罗波那以及与他同流合污的弟弟和儿子。各地的纸人大小不一,有的甚至有几十米高,它们被打扮得花花绿绿,凶相毕露,身体内部塞满了火药和爆竹。三魔一手持剑,一手握盾,龇牙咧嘴,形象可憎。在动人的歌声和乐曲声中,人们会三五成群地向空地拥来,过不了多久就会挤得水泄不通。笔者在德里时,曾看过红堡前广场的十胜节盛会,前往观看的人有几十万之众,完全是人山人海的场面。在比肩接踵的人群之间,卖气球的、卖雪糕的以及卖各种零食和玩具的小贩到处可见。

首先的节目是要上演《罗摩衍那》,扮演剧中人物的演员们尽管不像在舞台上那么穿戴齐整,但也一个个披红挂绿,有的骑马,有的坐牛车,在乐队的伴奏下绕场游行。接着,他们又表演罗摩最后战胜罗波那的故事。与此同时,有名的说书人坐在高高的台子上,以浑厚的嗓音通过高音喇叭讲述着故事情节。也是在高台之上,有印度妇女身穿纱丽,面戴轻纱,头顶燃着的叠层油灯,跳起了传统舞蹈。日落时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扮演罗摩的演员成了全场注目的中心,只见他一身英武,动作潇洒,弯弓搭箭,瞄准了巨魔,箭头是一个小小的火球。说时迟,那时快,三支火箭"嗖、嗖、嗖"地向三个巨魔飞去。在人们目不转睛、屏息静气之中,"轰、轰、轰"三声,三魔全部中箭,观众一片喝彩。顿时,爆竹齐鸣,焰火冲天,火树银花,光彩一片。三个庞然大魔在腾腾烈焰中颓然倒下,凄凄惨惨,化为灰烬。罗摩大获全胜,善终于战胜了恶。此时,广场四周的观众为罗摩的胜利欢呼雀跃。